《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自脱攀笼役,潜心克己私。 是求从此日,非莫问前时。 郡改山元在,江流石不移,人心日澜倒,先觉仰扶持。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以及对人心多变、世界不变的感慨。
首联“自脱攀笼役,潜心克己私”展示了诗人对自由、真实自我的向往。这里的“攀笼役”象征着束缚,“潜心克己私”则表达了诗人决心克服私心,致力于修心的决心。
颔联“是求从此日,非莫问前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决心,他要从此日开始,追求真理,不再纠结于过去的对错。
颈联“郡改山元在,江流石不移”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山川河流,石石草草,这些自然元素恒久不变,而人类的社会变迁、人心浮动则在这些自然元素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尾联“人心日澜倒,先觉仰扶持”则表达了诗人对人心的感慨。人心多变,如同波澜倒覆,而先觉者则需要扶持以保持清醒。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保持初心,坚守道德的倡导。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比自然与人心,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人性多变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高尚品格。
|
创作背景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是宋朝诗人阳枋的诗作。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1. 友情送别:诗题为“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明显是一首送别诗。阳枋与黄循斋、景正辅之间可能存在深厚的友情,因此在景正辅即将前往夔州任职户曹之时,黄循斋写了诗送别,而阳枋则和诗相赠。
2. 仕途离别:景正辅即将上任户曹,这意味着他将开始新的仕途生涯。阳枋可能对此有所感慨,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祝愿。
3.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诗词成为文人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阳枋的这首诗可能也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学潮流的影响。
综上所述,《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基于友情送别、仕途离别以及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关诗词
-
侵晓园丁,报道娇红嫩紫。
巧工夫、攒枝*蕊。
行歌伫立,洒洗妆新水。
卷香风、看街帘起。
深深巷曲,有个重门开未。
忽惊他、寻春梦美。
穿窗透阁,便恁伊唤取,惜花人、在谁根底。
-
绛河垂地七襄回,弦月无云半壁开。
何处笛声传《折柳》,满庭秋气飒苍苔。
遥疑灵鹊桥边落,暗度穿针席上来。
莫遣天孙闻此曲,欢情离恨正难裁。
-
佳气抱房栊,年华自不穷。
山将眉合翠,花傍镜分红。
晓色罗衣上,春声燕垒中。
犹怜芳树下,无力倚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