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奉节宰阳季明》
只缘心地乐宽平,便把青衫付外心。 健羡春莺娇出谷,自惭宿鸟倦投林。 光阴有限嗟空度,义理无穷要极深。 七十老翁闻好语,一回吟咏一回斟。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含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联“只缘心地乐宽平,便把青衫付外心。”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他因为内心宽广平静,便将烦恼、忧虑都抛在了心外。这种超脱物外的心态,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健羡春莺娇出谷,自惭宿鸟倦投林。”诗人以春莺娇媚飞出山谷的景象,比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态度。同时,又以宿鸟疲倦归林自比,表现出对生活的疲惫和厌倦。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颈联“光阴有限嗟空度,义理无穷要极深。”诗人感叹光阴有限,虚度无益,而义理无穷,需要深入探究。这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知识的珍视,也传达了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尾联“七十老翁闻好语,一回吟咏一回斟。”诗人以七十老翁自比,每次听到好言好句,都会反复吟咏,仔细品味。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韵律优美。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脱、豁达、珍视时间、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
创作背景
《回奉节宰阳季明》是宋朝诗人阳枋的诗作。为了准确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诗人阳枋的生平与时代背景:阳枋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阳枋本人的诗歌风格与他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2. 标题与内容解读:《回奉节宰阳季明》这个标题提到了“回”和“宰”,可能涉及阳枋与奉节地方官员阳季明的交往或公务往来。诗的内容可能反映了他们之间的交流、情感或者对某事件的看法。
3. 社会历史背景:了解宋朝的社会制度、文化氛围以及当时的地方政治情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没有直接的史料记载,无法确定《回奉节宰阳季明》的具体创作背景。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相关的诗歌注解或研究资料。
相关诗词
-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
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
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
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
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
旧俗存祠庙,空山立鬼神。
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
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
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
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
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
道人锺情独此花,封植绝类富贵家。
毋令攀折强封蜡,精神顿减非生物。
五陵少年那得知,气使造化须新诗。
春工未遍裁云叶,但赋贡金品皆绝。
公家甥舅如玉山,清夜秉烛愁花眠。
一朝奉节公驰去,又叠阳关断肠句。
谁专此花蒋径人,公自无愧面觐君。
来诗声调转清越,谬对霜钟扣铜钵。
-
君在前朝帅东阃,虎符三珠秩二品。
辕门裨将悬金章,黄头奴子州县尹。
杨仆楼船下濑时,君随左相入京师。
端门万钱宴珠履,辇路千花明锦衣。
天官宗伯司邦典,藻鉴论君第高选。
君言下国羁旅臣,生来好武文笔浅。
愿绾铜章佐北征,还来作吏锦官城。
宣劳岂言爵高下,贵在晚节完虚名。
岁华荏苒容鬓改,朋旧飘零满湖海。
星辰霜木余几人,我与蟾溪老高在。
前年佐县淮山阴,今春待诏入词林。
比来奉节领祀事,会面错愕惊愁心。
郫筒新酒凝寒翠,清夜悬灯共君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