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斋为东翔侄改字为存子》
心酬万事好深惟,来不须迎去莫随。 天理面前还他细,梦醒休似梦酣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自我警醒的态度。诗人通过内心的自省,提醒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事务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细致的思考,不被外事外物所左右。
首句“心酬万事好深惟”表明了诗人认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时,需要用心去对待,深入思考。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认真和责任感。
次句“来不须迎去莫随”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事外物的态度,即不因外物的来临而欢喜迎接,也不因其离去而随波逐流。这种保持中立、不被外界左右的态度,显示了诗人的冷静和独立。
末两句“天理面前还他细,梦醒休似梦酣时”则是对自己的警醒。诗人提醒自己在天理面前要细致谨慎,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像梦中那样沉迷于暂时的快乐。这种自我警醒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自律和自省。
整首诗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自我警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的追求,即保持冷静的头脑,对待生活要认真细致,不被外事外物所左右,同时要自律自省,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
创作背景
《徐毅斋为东翔侄改字为存子》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阳枋创作的。从诗题来看,这是为徐毅斋为他的侄子东翔改字(即改名)为“存子”所作的诗。在古代,改字或改名通常意味着一个人的人生阶段或境遇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人生理想或追求。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因素:可能是徐毅斋的家族中有某种传统或规矩,要求他在某个阶段改字或改名。
2. 人生经历:东翔可能经历了某种人生变故或转变,改名“存子”可能寓意着重新开始或者寓意某种人生哲理。
3. 意愿表达:改名也可能是东翔自我意愿的表达,比如追求更高尚的人格,或者更深刻的人生境界。
阳枋作为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记录和赞美这一事件,同时也通过诗歌来表达他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慨。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能需要查阅更多关于阳枋和徐毅斋的资料。
相关诗词
-
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深处遍青苔。
林间扫石安棋局,岩下分泉递酒杯。
兰叶露光秋月上,芦花风起夜潮来。
湖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
-
吾爱郑夫子,妙年振英声。
读书不肯死章句,笑杀当时鲁两生。
男儿何事空饥饿,角巾啸起东山卧。
三奏《阳春》和者稀,立谈古人独知我。
知我家无二顷田,几翻相见客中怜。
开心写意不足惜,千金散尽还依然。
广文高馆归来好,挝鼓谈经日应早。
堂下诸生揖郑虔,门前食客谒平原。
倾家禄米三百斗,一岁只供沽酒钱。
西斋为余造瑶席,满堂尽是青云客。
绮席金盘苏合香,银瓶绿酒玻璃色。
昨夜东风天际来,桃花笑人历乱开。
春光如此得几日,毋多酌我何为哉?
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