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人韵赋昌溪洞口》
洞口天容黯,灵宫暂洁斋。 中宵轻霡霂,向晚卷云霾。 岩削苍璆璧,峰攒碧玉钗。 水花纷迸峡,石乳溜垂岩。 喷浪迟归舫,穿涛急去{上竹下泊换卑}。 布飞千丈直,屏立半空排。 木任岩藤束,花从涧草埋。 高猿枝袅袅,幽鸟韵喈喈。 亭午烟光冷,深春风色飁。 便疑与世隔,直与洞仙偕。 意得诗偏好,情间乐可涯。 寄言轩冕客,名利莫装怀。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山洞景色的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洞内的奇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首联“洞口天容黯,灵宫暂洁斋”描绘了山洞入口处的景象,天色黯淡,神秘莫测,为整首诗奠定了幽静神秘的基调。颔联“中宵轻霡霂,向晚卷云霾”描写了山洞内的天气变化,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增添了山洞的神秘感。
接下来几联描绘了山洞内的各种自然奇观,如峰峦叠嶂,石乳垂岩,水花飞溅,屏风般的岩石耸立,藤蔓缠绕,鸟语花香等。这些景象在诗人的笔下生动鲜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洞的神秘与美丽。
诗人通过对山洞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在诗的最后两联中,诗人寄语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不要将名利装在心中,要珍惜自然的美景和内心的平静。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
《和前人韵赋昌溪洞口》是宋朝诗人阳枋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阳枋的生活经历和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有关。阳枋一生游历了许多地方,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游历过程中经常被自然景色所打动,因此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
具体来说,《和前人韵赋昌溪洞口》的创作背景可能是阳枋在游览昌溪洞口时,被那里的自然景色所震撼,因此写下了这首诗。他在诗中描绘了昌溪洞口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他也可能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或情感寄托。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因史料缺失而不得而知。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诗词
-
-
黄金叶细,碧玉枝纤。
初暖日、当乍晴天。
向武昌溪畔,于彭泽门前。
陶潜影,张绪态,两相牵。
数株堤面,几树桥边。
嫩垂条、絮荡轻绵。
系长江舴艋,拂深院秋千。
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烟。
-
东出峡如筒,北行溪似线。
晨发怯春寒,午炊喜破晛。
滩高石嵌崎,浪急珠玑溅。
平生忧患心,对此倍克战。
棹夫捷如风,舞稿接飞牵。
昔观武陵图,今见武陵面。
岩丛放斧斤,挂壁发葱蒨。
半一矗乱峰,横烟锁寒练。
猿鸟生意深,诗笔写豪健。
先生岩壑姿,对此聊自厌。
险极复推奇,一鉴嗟未遍。
老眠仰贪看,花生浑欲焰。
人唤不回头,决眥强自勉。
造化藏秘奇,人生能几见。
现昔困尘埃,比来得清玩。
异境延高吟,胜览惬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