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三月金沙道中》
八九雨点青春老,三两莺声绿荫深。 眼界无尘归路称,丹青难画此中心。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通过雨点、莺声、绿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八九雨点青春老”,通过雨点的落下暗示着春天的消逝,青春的老去,寓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三两莺声绿荫深”,莺声的鸣叫,绿荫的深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春天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盛衰更迭。
“眼界无尘归路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深热爱,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眼界无尘,归路称心,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丹青难画此中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于心中感受的难以言表。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
创作背景
《辛卯三月金沙道中》是宋朝诗人阳枋的诗作。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阳枋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2. 地理环境:诗中的“金沙道中”指的是诗人行走的路途。阳枋在旅途中,面对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产生了丰富的感情和思考,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3. 诗人心境:阳枋是一位具有深厚学养和人文情怀的诗人,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源于他对生活、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综上所述,《辛卯三月金沙道中》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和诗人心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关诗词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
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
谁点注。
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
藕丝几缕。
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
连理树。
一样骊山怀古。
古今朝暮云雨。
六郎夫妇三生梦,肠断目成眉语。
须唤取。
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
西风不住。
恨寂寞芳魂,轻烟北渚。
凉月又南浦。
-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