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岁麟经得兴微,名成四十壮心违。 半生于德归六驷,一节夷清在首薇。 古礼事亲轮月晓,新诗易箦片云飞。 九京他日如堪作,见说非公谁与归。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一生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亲情和诗歌创作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妙岁麟经得兴微,名成四十壮心违”,描述了主人公在年轻时对经典的学习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届四十,壮志逐渐消退。“妙岁”指年轻时期,“麟经”泛指古代的经典文献,“得兴微”表达了主人公对经典的理解逐渐深入。而“名成”则指年届四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壮心违”则表达了主人公的壮志逐渐消退,内心有些失落。 颔联“半生于德归六驷,一节夷清在首薇”,进一步描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品德和节操。“半生于德”指主人公一生注重道德修养,“归六驷”则用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对富贵荣华的淡泊态度。“一节夷清在首薇”则用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始终保持高尚的节操和清白。 颈联“古礼事亲轮月晓,新诗易箦片云飞”,描述了主人公对亲情和诗歌创作的态度。“古礼事亲”指遵循古礼侍奉双亲,“轮月晓”则表达了主人公早起侍奉双亲的孝心。“新诗易箦”指创作新的诗歌,“片云飞”则表达了主人公的诗歌创作灵感如片云飞扬。 尾联“九京他日如堪作,见说非公谁与归”,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思考和期许。“九京”指死后埋葬的地方,“他日如堪作”则指未来如果有机会,主人公希望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见说非公谁与归”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让人们认可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一生的经历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亲情和诗歌创作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节操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