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钟弱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作品赏析
[注释](1)横野:辽阔的原野。(2)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
[译文]在绿草如茵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在徐徐的晚风中,吹了一阵笛子。到黄昏,回到家里吃饱了晚饭,连蓑衣都没脱,就悠然自得地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高空的明月。
|
创作背景
《答钟弱翁》的创作背景与钟弱翁的经历有关。钟弱翁在仕途上受到排挤,多次被降职,被贬到平凉后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在一次闲游时,他遇到了一个牧童,吕祖邀请牧童以此景作诗,牧童当下即兴作出了这首《答钟弱翁》。这首诗以牧童的自在生活,告诫钟弱翁淡忘功名利禄,享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相关诗词
-
庙近云涛观,山遥翠欲重。
只应溪上木,便是洞中龙。
堰折潮归海,棂迎浪答钟。
断碑荒鲜合,终古载灵踪。
-
高斋迟景雪初晴,风拂乔枝待早莺。
南省郎官名籍籍,东邻妓女字英英。
流年倏忽成陈事,春物依稀有旧情。
新岁相思自过访,不须虚左远相迎。
-
高斋迟景雪初晴,风拂乔枝待早莺。
南省郎官名籍籍,东邻妓女字英英。
流年倏忽成陈事,春物依稀有旧情。
新岁相思自过访,不烦虚左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