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谢涪陵刘君举使君见委北岩常长诗》

雪片冬深玩易编,正公和气理尤浑。
八分写就龙蛇走,岩藤涧树常蜒蜿。
莲荡飘裾紫阳学,归来拂拭莓苔痕。
岩前世事几兴废,道无今古终长存。
新来五马栽桃李,生平伊洛期穷源。
下车一笑抚江阁,片心飞度苍崖根。
生香动荡满幽谷,秋丛濯雨抽兰荪。
露华滴晴舞夜鹤,云叶卷霁吟朝猿。
衰翁白首野人服,不爱市井怜山村。
太守招来说好语,翠萝有路犹堪扪。
听终不敢谢疲苶,瘦筇强拄岩檐门。
遗书欲傍梅花读,祗恐使人昭昭己昏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韵味和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冬季雪景的描绘,引申出对自然、历史、人生、道德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首句“雪片冬深玩易编”,以“雪片”形容冬季的深沉,同时借“玩易编”寓意人生的起伏变化。接着“正公和气理尤浑”,通过“正公”和“和气”表达出一种正直、和谐的人格理想。 “八分写就龙蛇走,岩藤涧树常蜒蜿。”这句诗中的“八分”指的是书法的笔画,诗人借此比喻人生的曲折坎坷。“龙蛇走”和“岩藤涧树常蜒蜿”则进一步描绘出自然的变幻莫测。 “莲荡飘裾紫阳学,归来拂拭莓苔痕。”这句诗中的“莲荡飘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动态的美,同时借“紫阳学”寓意着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岩前世事几兴废,道无今古终长存。”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道德准则的永恒不变。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道德等主题的思考。 最后的“衰翁白首野人服,不爱市井怜山村。”则表达了诗人对朴素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历史、人生等主题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素养和人文关怀。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生动,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谢涪陵刘君举使君见委北岩常长诗》是宋代诗人阳枋所作的一首诗。阳枋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阳枋选择了隐居生活,不问世事。而这首诗则是他为了感谢涪陵刘君举使君的委任而作的。 根据诗题和诗歌内容,可以推断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阳枋的隐居生活有关。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刘君举使君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利、安于隐居生活的态度。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理解为阳枋在隐居生活中,对委任他的刘君举使君表示感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古诗集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衰翁 拂拭 龙蛇
相关诗词
  • 1
    [唐]
    雷出应乾象,风行顺国人。
    川途犹在晋,车马渐归秦。
    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
    草依阳谷变,花待北岩春。
    闻有鹓鸾客,清词雅调新。
    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
  • 2
    [唐]
    晨登翅头山,山曛黄雾起。
    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衔东郊,朝光生邑里。
    扫除诸烟氛,照出众楼雉。
    青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
    苍茫远郊树,倏忽不相似。
    万象以区别,森然共盈几。
    坐令开心胸,渐觉落尘滓。
    北岩千余仞,结庐谁家子?
    愿陪中峰游,朝暮白云里。
  • 3
    [宋]
    春风吹客舟,沙际初倚柁。
    怀人爱其屋,木杪危若堕。
    欣于太守游,江色清照坐。
    当年绍述议,洛党亦奔播。
    时人欲杀翁,甘此采薇饿。
    流离终爱君,怨语无骚些。
    寥寥十翼后,学易孰远过。
    诸儒践陈迹,如蚁困旋磨。
    岩栖独钩深,混沌与凿破。
    书成置箧中,山鬼严夜逻。
    向来新说行,六籍乃生祸。
    氛埃满神州,久被犬羊涴。
    何如北岩石,樵牧不敢唾。
    诗寒不成章,聊为兹石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