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关新洞》
羽客初寻见,因于此葺庐。 未能平险峻,先拟架空虚。 磴路樵相引,山名尉自书。 看来临驿道,未必有仙居。 |
作品赏析
|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羽客(道士)在险峻的山中修建庐屋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道士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疑虑。
然后,从手法上看,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如“磴路樵相引,山名尉自书”,将读者带入了清幽的山林之中,让人仿佛能看见道士在山林间忙碌的身影。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未能平险峻,先拟架空虚”,将险峻的山路和架空的庐屋进行对比,突出了道士不畏艰险、清静自守的品质。
再然后,从意象上看,诗中的“羽客”、“庐屋”、“险峻的山路”等意象,都营造出了一种清幽、远离尘世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从情感上看,作者对道士的清幽生活和仙境产生了向往之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些疑虑和不确定,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深度和韵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巧妙的对比、清幽的意象和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道士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疑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严关新洞》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诗的内容和刘克庄的生活时代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诗题《严关新洞》提到了“严关”,这可能指的是当时的一个地名或者关卡,而“新洞”则可能指的是新发现或者新开辟的地方。因此,这首诗可能是描述了当时某个新发现的地理景观或者历史事件。
其次,刘克庄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的时代。因此,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文景观的赞美或者感慨。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严关新洞》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我们可以从诗的内容和刘克庄的生活时代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相关诗词
-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1]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
大渚初惊夜,中流沸鼓鼙。
寒沙满曲浦,夕雾上邪溪。
岸广凫飞急,云深雁度低。
严关犹未遂,此夕待晨鸡。
-
雄兵随地置严关,便作长蛇断往还。
自合秦川遮四窜,云屯先据雒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