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邓提干母》
争似瑶仙捧玉觞,一堂四世聚簪裳。 间中尊俎江山久,静里襟怀日月长。 蓂紫烂连庭桂此,橘香浓引诰花香。 陵溪种得桃无限,乞与渔郎半核尝。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四世同堂的欢乐家庭聚会,满溢着温馨、祥和的氛围。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家庭生活图景,展示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生活。
首联“争似瑶仙捧玉觞,一堂四世聚簪裳。”以瑶仙捧玉觞的形象比喻家庭聚会的美好和神圣。一个“争”字,生动地表现了家庭成员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场景。
颔联“间中尊俎江山久,静里襟怀日月长。”则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展示了家庭的悠久历史和广阔胸怀。一个“久”字,表达了家族的深厚底蕴和传承,一个“静”字,则表现了家庭的宁静祥和、雍容大度。
颈联“蓂紫烂连庭桂此,橘香浓引诰花香。”以庭院中的紫蓂、桂树和橘香为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家庭的美好和神圣。紫蓂烂漫、桂树飘香,橘香浓郁,引得诰花也散发出阵阵芳香。
尾联“陵溪种得桃无限,乞与渔郎半核尝。”则以陵溪边的桃树结出的硕果为喻,表达了家庭的美好生活和丰硕成果。诗人希望将这些美好的果实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家庭的美好和神圣。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将家庭生活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
创作背景
《寿邓提干母》是宋朝诗人阳枋的诗作。为了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宋朝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状况,以及阳枋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同时,诗歌标题中的“寿邓提干母”提示我们,这首诗可能是为祝贺邓提干的母亲寿辰或者某种喜庆场合而作。
在宋朝,诗歌被广泛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如寿辰、节庆、送别等。诗歌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的方式,也是展示才情、交流思想的手段。因此,阳枋创作《寿邓提干母》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为了表达对邓提干母亲的祝福和尊重。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来分析创作背景。如果诗歌中描绘了邓提干家庭的欢乐气氛,或者对母亲的赞美和祝福,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首诗是在一种温馨、喜庆的氛围中创作的。
总之,要了解《寿邓提干母》的创作背景,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宋朝的文化环境、社会状况,以及阳枋个人的经历和思想观念,同时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相关诗词
-
呼得蜿蜒入小瓴,便能飞雨挟林坰。
油云顿失千山赤,丹篆尝腾一纸青。
汉节可眠知免旷,仙祠屡扣信通灵。
欲同此乐君西去,历想三峨旧所经。
-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
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
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
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
买山自种云树,山下劚烟莱。
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
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
万事推移本偶然,无亏何处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城碍夕阳宜杖履,山供醉眼费云烟。
怪君不顾笙歌误,政拟新诗去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