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巢湖》

腊月湖波稳,乾坤自混茫。
烟霜弥四泽,水气隐三光。
尽日闻渔鼓,高云辨雁行。
孤舟兼晚岁,去路总他乡。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季湖景,并抒发孤寂与思乡之情的五言律诗。首联“腊月湖波稳,乾坤自混茫”描绘了腊月时节,湖面波澜不惊,天地之间混沌迷茫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颔联“烟霜弥四泽,水气隐三光”进一步描写湖面的雾气和霜华,四野弥漫,水气蒸腾,使得日月星三光都显得模糊不清,这两句诗描绘了冬季湖面的独特景观,展现出诗人细致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描绘技巧。颈联“尽日闻渔鼓,高云辨雁行”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展现了湖面上的生活气息。渔鼓声声,雁阵穿行在高空,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孤舟兼晚岁,去路总他乡”则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无奈,孤舟在寒冷的晚岁中前行,去处总是陌生的他乡,一种飘零无依的感觉油然而生。整首诗以湖面景象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冬季湖面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敏锐捕捉。
创作背景
《过巢湖》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沈明臣在游历巢湖时所创作的。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诗人沈明臣在游览巢湖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因此写下了这首描绘巢湖美景的诗。 在这首诗中,沈明臣描绘了腊月的巢湖波平如镜,乾坤混茫,烟霜弥漫四泽,水气隐去了天光。他听到了渔鼓声声,看到了高空中的雁行。孤舟在晚岁中前行,去路指向他乡。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巢湖独特的自然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向往。 综上所述,《过巢湖》是沈明臣在游览巢湖时,被其美景所感而创作的诗歌。
诗词关键字: 渔鼓 雁行 孤舟
相关诗词
  • 1
    [明]
    不得巢湖信,时询渡口居。
    绕篱河路折,背郭草堂虚。
    林静风惊犬,溪暄晚聚渔。
    主人游未倦,闲杀半床书。
  • 2
    [明]
    巢湖亦云险,旷焉豁心胸。
    于时雪初霁,山高玉众巃。
    嵸山亦逦迤,拱揖互为容。
    风帆顷刻过,我目不得穷。
    但见连樯来,横亘若垣墉。
    缅怀草昧初,舟师汇元戎。
    至今赵与俞,庙食崇元功。
    奈何濡须坞,纷纷斗枭雄。
    非无爪牙士,所攀非真龙。
    信知圣人作,万象开晦蒙。
    ¤
  • 3
    [明]
    独立春江古岸基,风帆沙鸟总忘机。
    今朝闻有巢湖信,南陌东阡迟子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