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全母弟题暖重三丈居》
眼前皆易未尝东,祗恐援弓逐过鸿。 认得义皇心上画,箪瓢何必问颜空。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富含哲理,寓意深远。从字面意思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和追求。
首句“眼前皆易未尝东”,可以理解为眼前的一切都是变幻莫测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这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次句“祗恐援弓逐过鸿”,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度追求功名利禄的担忧。援弓逐鸿,象征着人们为了追求目标而不断努力,但过度追求却可能导致失去本心,忽略了生活的真谛。
第三句“认得义皇心上画”,这里的“义皇”可能是指有德行的君主,而“心上画”则是指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追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和内心真实的重视。
最后一句“箪瓢何必问颜空”,这里的“箪瓢”象征着简单的生活,“颜空”则可能指颜回,一位安贫乐道的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内心充实,追求道德和真实,不必过于在乎物质生活的贫富。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真实和道德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于人生无常、过度追求功名利禄、内心真实和道德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
创作背景
《和全母弟题暖重三丈居》是宋朝诗人阳枋的诗作。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阳枋的个人生活经历以及社会环境有关。阳枋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极为丰富的时代。同时,宋朝也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这些社会因素都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影响。
此外,这首诗的题目《和全母弟题暖重三丈居》,也暗示了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家庭生活有关,可能是诗人与家人在生活中有所感触,因而产生了这首诗。
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这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以上只是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的一些推测。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何代无人振德辉,众贤今日会西畿。
太平文物风流事,更胜元和全盛时。
-
阻风桑落洲,悠然见庐山。
白雪满莲峰,皓矗九霄间。
新晴破积阴,天定豁开颜。
玩图仰斯人,怀古涕潸潸。
淮拟进扁舟,蹑屐登螺鬟。
饱谙风月归,庶几虚还。
-
巫峰十二最高头,岚色烟光翠欲流。
举首半空不可到,依稀绛阙与琼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