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北山一首》

幅巾高蹈挹洪崖,闲洒银钩著玉杯。
文律不论先汉后,诗源远自国风来。
却愁小子方攻冉,未必吾师肯铸回。
极欲去修床下拜,扁舟归梦绕南台。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高雅、洒脱、才情横溢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一位风度翩翩、才情横溢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诗歌源流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一些现实问题的忧虑。 首联“幅巾高蹈挹洪崖,闲洒银钩著玉杯”,通过描绘文人潇洒的风度和优雅的举止,展现了一位不拘一格、超脱世俗的文人形象。 颔联“文律不论先汉后,诗源远自国风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诗歌源流的赞美。诗人认为,文章的规律并不在于前后的顺序,而诗歌的源头则远自国风。这一联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诗歌的独到见解。 颈联“却愁小子方攻冉,未必吾师肯铸回”,则流露出诗人对一些现实问题的忧虑。诗人担心后学们只是盲目追求功利,而忽略了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 尾联“极欲去修床下拜,扁舟归梦绕南台”,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要离开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归属感。 整首诗意境高远,文采斐然,通过对文人风度和文化源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刘克庄的《和北山一首》的创作背景与南宋后期的政治环境和他与挚友方孚若的关系有关。南宋后期,政治黑暗,统治者以“岁币”换取苟安,忘记了沦陷多年的大好河山。刘克庄和方孚若都对这种局势心怀愤懑,他们时常怀念北国的河山,希望国家能够恢复中原。然而,他们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在这首诗中,刘克庄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挚友的怀念。
诗词关键字: 扁舟 国风 不论
相关诗词
  • 1
    [清]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 2
    [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3
    [唐]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