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幅巾高蹈挹洪崖,闲洒银钩著玉杯。 文律不论先汉后,诗源远自国风来。 却愁小子方攻冉,未必吾师肯铸回。 极欲去修床下拜,扁舟归梦绕南台。 |
| 这首诗给人一种高雅、洒脱、才情横溢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一位风度翩翩、才情横溢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诗歌源流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一些现实问题的忧虑。 首联“幅巾高蹈挹洪崖,闲洒银钩著玉杯”,通过描绘文人潇洒的风度和优雅的举止,展现了一位不拘一格、超脱世俗的文人形象。 颔联“文律不论先汉后,诗源远自国风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诗歌源流的赞美。诗人认为,文章的规律并不在于前后的顺序,而诗歌的源头则远自国风。这一联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诗歌的独到见解。 颈联“却愁小子方攻冉,未必吾师肯铸回”,则流露出诗人对一些现实问题的忧虑。诗人担心后学们只是盲目追求功利,而忽略了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 尾联“极欲去修床下拜,扁舟归梦绕南台”,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要离开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归属感。 整首诗意境高远,文采斐然,通过对文人风度和文化源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