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梦英大师》

云水僧来说我师,换鹅书札转高奇。
挥毫传下千年字,贞石曾留几处碑。
混俗市廛人莫测,和光踪迹鹤应知。
莲花结社须容我,不似陶潜爱湿卮。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僧人的赞美。这首诗首先描述了这位僧人前来拜访,带来了高奇而华丽的书法作品。接着,诗人赞扬了这位僧人的书法,并提到了他的作品将会流传千年,如同历史上的重要碑刻一样。 “混俗市廛人莫测”一句,表现了这位僧人的超凡脱俗,他似乎融入了世俗的生活中,但实际上他的行为和思想却深不可测,令人难以理解。而“和光踪迹鹤应知”一句,则表达了这位僧人像鹤一样,独来独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同时也暗示了他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态度。 最后,“莲花结社须容我,不似陶潜爱湿卮”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的敬仰之情。他愿意加入僧人们的莲社,和大家一起修行,同时他也认为这样的生活不同于陶渊明那样热爱喝酒的生活,这反映了他的独立、自律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用词华丽、清新脱俗,赞美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这位僧人的高度敬仰。
创作背景
《赠梦英大师》是宋朝诗人郭从义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梦英大师这位人物有关。梦英大师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深厚学养的僧侣,郭从义与他交往密切,对他深感敬仰。在这首诗中,郭从义通过赞美梦英大师的品德和才学,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友谊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创作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与当时的文学风格和思潮有关。
上一首
《句》
下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市廛 书札 结社
相关诗词
  • 1
    [宋]
    高而无上,低而无下。
    上下三指,彼此七马。
    临济大师到此咬嚼不破,被黄蘖拄杖再三痛打。
  • 2
    [宋]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
  • 3
    [宋]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郭从义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