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诗》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
山僧楼上望江上,指点樯竿笑杀侬。
仙人未必便仙去,还在人间人不知。
手把白须从两鹿,相逢却问姓名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用明快、清新、潇洒、朴实之笔,勾勒出诗人居处的环境:江面樯竿高耸,山寺楼台重叠,仙人传说,指点笑谈,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图画。前两句描绘近景:江面樯竿耸天,象征着船商者的富有;山寺层层楼台,象征着寺院的富有。后两句写山僧指点江上樯竿,笑问诗人要到哪里去,而诗人却反问山僧“仙人未必便仙去,还在人间人不知”,告诉山僧他还要在人间生活下去。最后两句写自己归隐后的生活:手把白须骑鹿漫游,与世隔绝,此时如果有人相逢,一定会问起他的姓名。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指鹿为马”的典故,以“白鹿”代指自己的姓名。 全诗通篇运用白描手法,把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脱俗的仙境之中,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志向和超脱尘世的情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船商者、寺院僧人等世俗人物的讥讽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佳作。
创作背景
唐代无名氏的《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文化和文学环境密切相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文学和艺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诗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代,诗歌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诗歌,并以诗歌为情感表达和社交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唐代无名氏的《诗》是在这样一个浓厚的诗歌氛围中产生的。 此外,唐代也是一个思想开放、多元文化的时代,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并存。这为诗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得唐代的诗歌作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综上所述,唐代无名氏的《诗》的创作背景是唐代社会、文化和文学环境的体现,也是诗人们在浓厚的诗歌氛围中,借助诗歌表达情感、展现生活的重要载体。
诗词关键字: 白须 楼台 仙人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2
    [宋]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 3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无名鬼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