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达摩渡芦图》

长啸生风白浪起,高桅千尺如折棰。
佛狸百万不敢渡,师跣双髐踏一苇。
视鲁叟桴差简捷,比博望槎尤俶诡。
岂小儿女狡狯然,亦大神通游戏尔。
老胡西来纷文字,遍东西旦撒种子。
塔藏共礼熊耳骨,壁观谁得少林髓。
吾闻至人未尝死,岁晚翩翩携只履。
学人其如初祖何,应身已度葱岭矣。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与胸襟。诗的开篇“长啸生风白浪起,高桅千尺如折棰。”描绘了壮观的海洋景象,展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接着“佛狸百万不敢渡,师跣双髐踏一苇。”以壮烈的笔触描绘了英雄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诗中通过对比鲁叟和博望槎,表现了诗人对简捷俶诡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岂小儿女狡狯然,亦大神通游戏尔。”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老胡西来纷文字,遍东西旦撒种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播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塔藏共礼熊耳骨,壁观谁得少林髓。”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武术精神的赞美。 诗的结尾“吾闻至人未尝死,岁晚翩翩携只履。学人其如初祖何,应身已度葱岭矣。”则表达了诗人对至高无上的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学者们的期许。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与胸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和对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创作背景
《达摩渡芦图》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故事“达摩渡江”有关。达摩,又称菩提达摩,是佛教禅宗的创始人,相传他从印度来到中国传播佛法。在渡江时,达摩折了一根芦苇插在江中,然后踏着芦苇过江,表现出他的神通广大和超凡脱俗。 刘克庄的这首诗,就是以这个佛教故事为背景,通过描绘达摩渡芦的场景,展现了达摩的智慧、勇气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达摩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哲理。
诗词关键字: 葱岭 白浪 大神
相关诗词
  • 1
    [宋]
    梁武憨痴达摩呆。
    个中消息岂容猜。
    九年面壁口慵开,只履却寻归路止。
    一花原不是君栽。
    这回枉了一遭来。
  • 2
    [宋]
    索得玄珠也是呆。
    人人有分莫胡猜。
    顶门一眼镇长开。
    路断玉关无辙迹,雪埋葱岭没根栽。
    始称达摩不曾来。
  • 3
    [宋]
    自闻达摩西来意,五叶敷荣祗一花。
    从此祖风传不泯,灵芝到处有奇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