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段段寒沙浅水》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 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 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 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诗。诗以浅近质朴的语言,宛转曲折地表现了客子深深的离愁别恨。全诗情景交融,词淡意远,工巧细密,委婉蕴藉,艺术上颇有特色。
首二句写景,其中“寒沙”“浅水”“暮雨”“孤篷”等意象,渲染出凄清寂寥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漂泊之苦。
“香罗”二句写思妇,其中“不共征衫”表达了思妇对远行人的牵挂,“砧杵客愁中”则表现了思妇对远行人的思念。
“别恨慵看杨柳”一句,以杨柳喻别情,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眷恋之情。“归期暗数芙蓉”一句,则以芙蓉喻归期,表现了诗人对归期的期盼。
最后两句“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以景结情,借助碧梧叶落的声音和秋风的萧瑟,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漂泊之苦。
整首诗情景交融,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羁旅愁思和离别之苦。
 | 
             
创作背景
  
 《乌夜啼·段段寒沙浅水》是宋朝卢祖皋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卢祖皋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命运多舛,人民生活困苦。而诗人自己也可能经历了种种不幸和困苦,对生活和社会有着深刻的感悟。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描写寒沙浅水和乌夜啼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悲苦和不安。诗中的“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描绘了一个荒凉寂寥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而“亲羁旅,几番空宿,征帆落处依篷”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孤独无助的感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不安。
            
			
            
        
            
                相关诗词
                
 
 - 
           
                        
                        
                        
                            
                            
                           鸭嘴小船浅水通,获花门巷萧萧风。
荆南豫北斗新酿,不比吾乡清若空。
                        
                         
                        
                                                    
                         
            
    
 
 -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 
           
                        
                        
                        
                            
                            
                           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
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
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
淡烟浑似,以高祠下,七里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