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乌夜啼·段段寒沙浅水》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
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
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
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诗。诗以浅近质朴的语言,宛转曲折地表现了客子深深的离愁别恨。全诗情景交融,词淡意远,工巧细密,委婉蕴藉,艺术上颇有特色。 首二句写景,其中“寒沙”“浅水”“暮雨”“孤篷”等意象,渲染出凄清寂寥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漂泊之苦。 “香罗”二句写思妇,其中“不共征衫”表达了思妇对远行人的牵挂,“砧杵客愁中”则表现了思妇对远行人的思念。 “别恨慵看杨柳”一句,以杨柳喻别情,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眷恋之情。“归期暗数芙蓉”一句,则以芙蓉喻归期,表现了诗人对归期的期盼。 最后两句“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以景结情,借助碧梧叶落的声音和秋风的萧瑟,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漂泊之苦。 整首诗情景交融,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羁旅愁思和离别之苦。
创作背景
《乌夜啼·段段寒沙浅水》是宋朝卢祖皋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卢祖皋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命运多舛,人民生活困苦。而诗人自己也可能经历了种种不幸和困苦,对生活和社会有着深刻的感悟。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描写寒沙浅水和乌夜啼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悲苦和不安。诗中的“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描绘了一个荒凉寂寥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而“亲羁旅,几番空宿,征帆落处依篷”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孤独无助的感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不安。
诗词关键字: 砧杵 浅水 纱窗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