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扇七首》
东绢须题黄绢辞,老来斲句不能奇。 定知烁石流金日,记我持觞赏雪时。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韵味的诗,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才情和思考。
首句“东绢须题黄绢辞”,使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和表现的看法。东绢和黄绢都是古代书写用的丝绸,而题辞则是在丝绸上书写文字。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对于才华需要表现于外在的观念。
次句“老来斲句不能奇”,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年龄和创作的态度。斲句即雕琢词句,奇则指独特、新颖。诗人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创作能力可能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出众,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句“定知烁石流金日”,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夏日的炎热和残酷。烁石流金形象地描绘了高温下石头熔化、金属流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夏日的酷热难当。
最后一句“记我持觞赏雪时”,则与前三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现了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在炎热的夏日里,他仍然保持着清醒和冷静,持觞赏雪,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典故、比喻和对比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思考,让人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
创作背景
《题扇七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代的文化风气和陈造的个人经历有关。在宋代,题扇诗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形式,文人雅士喜欢在扇子上题写诗歌,以展示才情和抒发情感。陈造作为一位文人,很可能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因此创作了《题扇七首》。
同时,这组诗也可能反映了陈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扇子在古代不仅是纳凉的工具,还是一种社交礼仪和文人雅趣的象征。通过题写诗歌于扇子上,陈造可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或者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综上所述,《题扇七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代的文化风气、陈造的个人经历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有关。
相关诗词
-
淮南花雨送春还,丛桂阴阴郡阁闲。
自是刘安有仙骨,谪居犹近八公山。
-
提来电掣风千里,放下云沉月五更。
举似坐中三百众,定从何处有风生。
-
碧空寒露松枝滴。
滴枝松露寒空碧。
山远抱溪湾。
湾溪抱远山。
竹疏横岸曲。
曲岸横疏竹。
寒鹭宿平滩。
滩平宿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