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束岩寺避暑》

若非来寺里,无地避炎蒸。
经雨房基润,依山井气冰。
榻虚凉睡客,松湿滴归僧。
对此专宜静,为诗亦不应。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寺庙里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里避炎蒸、感受清凉的环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安静、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首联“若非来寺里,无地避炎蒸”,点明了寺庙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也引出了下文对寺庙环境的描写。 颔联“经雨房基润,依山井气冰”,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清凉宜人的氛围。雨后房基湿润,依山而建的井气息冰凉,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里的清凉。 颈联“榻虚凉睡客,松湿滴归僧”,通过描写寺庙里的僧人和睡客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这里的宁静和清凉。睡榻上的人们感受到清凉而入睡,松树上的水滴滴在归来的僧人身上,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寺庙里的生活场景。 尾联“对此专宜静,为诗亦不应”,总结了整首诗的氛围和主题。在这个清凉宜人的寺庙里,人们专心致志地享受宁静,甚至不愿意去写诗打扰这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安静、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清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使读者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创作背景
**《束岩寺避暑》的创作背景与刘克庄被贬广东的经历有关**。这首词是他在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去广东做潮州通判之前,好友王迈为他饯别时所作。刘克庄在官场上几起几落,因此性格变得狂放不羁。他的好友王迈同样是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两人有着共同的经历,这使得这首词形成了豪情激发、忧愤深沉的情调。
诗词关键字: 房基 对此
相关诗词
  • 1
    [宋]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三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 2
    [宋]
    叠翠围僧国,幽栖孰有才。
    名高仍可隐,骨俗岂宜来。
    花发松香没,云销石色回。
    何年脱身去,心委像前灰。
  • 3
    [近代]
    夜入灵岩寺,初更月上时。
    庄严僧拜石,静默叟听诗。
    门外南天柱,楼前大将旗。
    象形皆妙肖,造化亦神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