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邵武死事胡将祠堂》
士各全躯命,惟侯视死轻。 张巡须尽怒,先轸面如生。 短刃犹枭冠,空弮尚背城。 新祠箫鼓盛,人敬比神明。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赞美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壮士的诗。整首诗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壮士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首联“士各全躯命,惟侯视死轻”,通过对比士兵和壮士的表现,突出了壮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颔联“张巡须尽怒,先轸面如生”,通过引用历史上两位著名忠臣的名字,进一步强调了壮士的忠诚和英勇。颈联“短刃犹枭冠,空弮尚背城”,通过描绘壮士手持短刃、背向城池的场景,生动表现了壮士的英勇形象。尾联“新祠箫鼓盛,人敬比神明”,通过描述壮士被祭祀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壮士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采用了对比、引用、描绘等多种手法,生动表现了壮士的英勇形象和精神风貌。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诗歌的美感和力量。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壮士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创作背景
《寄题邵武死事胡将祠堂》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它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民族危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时期,民族危机深重。金朝的入侵和南宋的偏安一隅,使得国家处于分裂和动荡的状态,这也成为了诗人创作的重要背景。
2. 英雄崇拜:在这首诗中,诗人寄题邵武死事的胡将祠堂,表达了对英勇抗金、为国捐躯的将领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这种英雄崇拜的情绪也构成了诗歌创作的重要背景。
3. 社会思潮:在宋代,文学创作开始注重表现个性、抒发情感,同时也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这样的社会思潮也对刘克庄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综上所述,《寄题邵武死事胡将祠堂》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民族危机、英雄崇拜和社会思潮等方面。
相关诗词
-
欲图麟阁终形役,不过虎溪还事烦。
但向暑来寒往处,十分磨鑢要无痕。
-
匝地弥天日用常,寂然不动已洋洋。
但令正气无参杂,立见岐山叫凤凰。
-
东家丘蓄缘何息,百里奚牛为底肥。
自得三人虽损一,此心到处物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