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本山中人,感激趋燕台。 谬辱弓旌招,愧乏谋议陪。 先生如春风,盎然嘘陈荄。 晓入开玉帐,夕话扃铃斋。 下榻惊一府,撰杖穷千崖。 岂曰君畜伋,实惟子视回。 岁晚谋北辕,凄其难为怀。 欲言先菀结,既决犹徘徊。 是日戒行李,送者皆邹枚。 兵厨遗珍饷,祖席罗宝钗。 下令许卜夜,宁畏街鼓催。 诘旦枉牙纛,山宁陈金罍。 都人如堵墙,谓我何荣哉。 未闻从事去,亲致元戎来。 缱绻谈至夜,霜月照露苔。 长跪抱马足,离绪焉能裁。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人走向燕台,受到尊贵待遇,但与此同时,他也感到愧疚和无能为力。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这位山中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首句“走本山中人,感激趋燕台”直接点明了主题,描述了这位山中人被招揽到燕台的过程。接下来,“谬辱弓旌招,愧乏谋议陪”表达了他的谦逊和愧疚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他的诚实和自省。 “先生如春风,盎然嘘陈荄”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山中人的温和、亲切和生命力。诗人用“春风”来比喻他的性格和气质,表现出对他的赞赏和尊重。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述山中人在燕台的生活和活动,展现了他的风采和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例如,“下榻惊一府,撰杖穷千崖”描绘了他的威严和魄力,而“岂曰君畜伋,实惟子视回”则表现了他的仁爱和关怀。 最后的部分,诗人通过描述送别的场景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这位山中人的不舍和祝福。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山中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