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应潮潭》

群山虽叠嶂,大海暗来通。
气类倘相应,寸心千里同。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群山与大海。诗人通过对群山与大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悟。 首句“群山虽叠嶂,大海暗来通”,诗人首先描绘了群山的叠嶂连绵和大海的深邃广阔。叠嶂象征着群山的连绵不断,暗喻着人的情感和思想犹如山峦般层层叠叠,不断累积;而大海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天地,暗示着人的内心世界如同大海一样深邃广博。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巧妙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气类倘相应,寸心千里同”,这句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相通和心灵的共鸣。诗人用“气类”一词,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和相互理解,即人们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彼此的情感和思想。而“寸心千里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灵的共鸣,表达了心灵相通的人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思念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通过自然景观和情感体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感悟和理解。诗中的叠嶂、大海、气类、寸心等意象和表达方式都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诗歌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入理解。整首诗不仅情感真挚、寓意深远,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应潮潭》是宋朝诗人朱元升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与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年)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当时,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等地均遭受战争破坏。朱元升为了逃避战乱,携家南逃,先后经过淮海、金陵、江西等地,最终避难于广东南雄。这首《应潮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不满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关键字: 叠嶂 寸心 群山
相关诗词
  • 1
    [宋]
    碧甃时时减复增,山头海面密相应。
    古来泉脉谁穿过,潮落潮生不暂澄。
  • 2
    [唐]
    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
    到日初寻石桥路,莫教云雨湿袈裟。
  • 3
    [宋]
    我昔京口居,屡为南山游。
    古寺满修竹,平田漫清流。
    四升崇邱望,培塿见五州。
    人生如艺田,要待岁晚收。
    内惧寡道力,眇然念前修。
    六合不为狭,五亩亦为谋。
    何妨傍城邑,心远地自悠。
    漕水应潮涨,堂下可遭周。
    叶落固有余,柿栗不外求。
    生理如此足,岂谢岩谷幽。
    奈何不勇决,一毫辄绊留。
    余性本拙戆,涉世易悔尤。
    微官如涕唾,容易思罢休。
    三龙亦驰骋,诗好意则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