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连江之官》
旧祝土风淳,今闻未易驯。 势侵官府弱,税去县衙贫。 襥印辞州远,开轩与海邻。 中朝峨豸者,多用满归人。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社会风气和官府现状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风土人情,揭示了官府势力侵蚀、税收繁重、社会风气败坏等现实问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选择远离仕途,归隐海边的决心。
首联“旧祝土风淳,今闻未易驯”中,诗人通过回忆过去淳朴的风土人情,反衬出当前社会风气的败坏,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担忧。颔联“势侵官府弱,税去县衙贫”则进一步揭示了官府势力侵蚀、税收繁重的问题,刻画了县衙贫困的现状。
颈联“襥印辞州远,开轩与海邻”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选择远离仕途,归隐海边的决心。这一联也展示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追求,体现了其不屈于现实压力,坚守自我价值观的精神。
尾联“中朝峨豸者,多用满归人”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风气败坏的愤慨之情。诗人通过“峨豸者”的形象,暗示那些高高在上、不问世事的官员,实际上多是些满载而归的腐败分子。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刻画,展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高尚的追求和情操。
|
创作背景
**《送刘连江之官》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这首诗产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之后,当时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等地均遭受战祸。不久,汴京沦陷,诗人刘克庄携家南逃,先后经过淮海、金陵等地,最终避难至广东南雄。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克庄创作了《送刘连江之官》一诗,以表达他在国家动荡、流离失所之际,仍然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相关诗词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不饮强须饮,不饮奈何明。
也曾劬秃当了,依旧滑如冰。
一吸金波荡漾,再吸琼楼倾倒,吾杓亦长盈。
试入壶中看,只似世间晴。
饮连江,江连月,月连城。
十年离合老矣,悲喜得无情。
想见凄然北望,欲说明年何处,衣露为君零。
同此大圆镜,握手认环瀛。
-
谪居潇湘渚,再见洞庭秋。
极目连江汉,西南浸斗牛。
滔滔荡云梦,澹澹摇巴丘。
旷如临渤澥,窅疑造瀛洲。
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
帝子去永久,楚词尚悲秋。
我同长沙行,时事加百忧。
登高望旧国,胡马满东周。
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
独攀青枫树,泪洒沧江流。
故人西掖寮,同扈岐阳蒐。
差池尽三黜,蹭蹬各南州。
相去虽地接,不得从之游。
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
跂予暮霞里,谁谓无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