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外》
帘裹孤灯觉晓迟,独眠留得宿妆眉。 珊瑚枕上惊残梦,认得萧郎马过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在孤寂中度过漫长夜晚的情景,表达了她对情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帘裹孤灯觉晓迟,独眠留得宿妆眉”,通过描绘女子在帘内的孤灯下,感到早晨来得慢,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她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留下了昨夜的妆容,描绘出她深深的思虑和孤独的夜晚。
“珊瑚枕上惊残梦,认得萧郎马过时”,描绘了她在珊瑚枕头上惊醒了梦中的情景,认出了情人经过的马蹄声。这一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她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现出她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她期待着情人的到来,这种期待使得她的心情变得紧张和不安。
整首诗以女子的视角和情感为出发点,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和深深的思念,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情感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女子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同时,它也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如孤灯、珊瑚枕等,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创作背景
《寄外》是宋朝丘氏的诗,作者是一位女子,她的丈夫离家外出,她写下这首诗寄给丈夫,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心。以下是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具体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宋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女性文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女性诗人也逐渐增多。丘氏作为一位女性诗人,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关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可能是丘氏的丈夫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离家外出,丘氏在家思念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寄给丈夫,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关心。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一片长安月,清光两地盈。
悬知千里客,不尽故乡情。
窗竹写秋影,村砧捣夜声。
空闺愁不寐,自语对灯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