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德能容人有技,忮心尤忌士知名。 训狐声厉憎韩子,鹦鹉才高累祢平。 斑特隐君几负局,塞鸿奴辈不烦坑。 客来林下温前话,尚得山翁掩耳惊。 |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人世间的现象,即有德之人能够容纳他人的才华和技能,而嫉妒之心则常常忌讳他人的知名和成功。诗中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动物形象,对这种心理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批判。 首联“盛德能容人有技,忮心尤忌士知名。”通过对比,凸显了有德之人与嫉妒之人对待他人才华的不同态度。有德之人能够包容和欣赏他人的才华,而嫉妒之心则无法容忍他人的知名和成功。 颔联“训狐声厉憎韩子,鹦鹉才高累祢平。”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描绘了嫉妒之心的表现。训狐声厉,比喻嫉妒之人的心声厉害,憎恶他人的才华。鹦鹉才高,则比喻有才华之人容易受到嫉妒之心的陷害和拖累。 颈联“斑特隐君几负局,塞鸿奴辈不烦坑。”通过斑特和塞鸿的形象,再次强调了嫉妒之心的危害。斑特隐身,几乎背负了败局的责任,而塞鸿作为奴隶,则不必担心被陷害。 尾联“客来林下温前话,尚得山翁掩耳惊。”则通过描绘客人来到林下,重温之前的话题,惊动了山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嫉妒之心的不满和批判。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批判,展现了嫉妒之心的危害和有德之人的包容,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捕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