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咏一百首·李牧》

说客为秦谍,君王信郭开。
向令名将在,兵得到丛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主题是战国末期赵国灭亡的事件。诗人通过这个事件,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智慧与愚蠢、英勇与怯懦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说客为秦谍”,直接点明了秦国使用间谍手段,对赵国进行渗透和破坏。这里的“说客”指的是秦国的间谍,他们用巧妙的语言和手段,挑拨赵国内部的关系,为秦国的侵略打下基础。 次句“君王信郭开”,揭示了赵国君王信任奸臣郭开,导致国家败亡的原因。这里的“信”字,表达了君王对郭开的盲目信任,也暗示了君王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三句“向令名将在”,诗人通过一个假设,表达了赵国如果有名将在,也许能够避免灭亡的命运。这里的“名将”,指的是赵国的英勇将领,他们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出色的指挥能力。 结句“兵得到丛台”,描绘了赵国失败的悲惨场景,丛台是赵国的一处重要城堡,失守后,赵国再无险可守,最终走向了灭亡。这里的“得”字,表达了秦国得胜的得意与嚣张。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赵国灭亡的历史画卷。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忠诚、智慧、英勇等品质的赞扬,同时也对背叛、愚蠢、怯懦等行为的批判。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李牧》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李牧的生平有关。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曾率军在雁门一带抵御匈奴的进攻,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而备受赞誉。然而,在赵王迁即位后,听信谗言,将李牧罢免并杀害,使得赵国最终为秦所灭。 刘克庄在创作这首诗时,通过对李牧生平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英勇善战的将领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对赵王迁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的行为进行了谴责。整首诗情感真挚,文字简练,寓意深远。
诗词关键字: 说客 君王 名将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