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强甫》
昔受浮丘伯密传,骎骎辕固伏生年。 试横牧笛花间饮,胜着朝冠柏下眠。 天上锦袍曾夺得,山中石砚又磨穿。 生来羞舐淮南鼎,且戏尘寰作地仙。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描绘了一位受过高人传授,才华横溢的学者的生活与心境。他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沉浸于学问和艺术之中,而不屑于追逐权贵和名利。
首联“昔受浮丘伯密传,骎骎辕固伏生年”,描述了诗人曾经受过浮丘伯的秘密传授,使得他的学问和才华得以迅速提升。“骎骎”形容进展迅速,“辕固伏生年”则引用了两位古代著名学者的名字,寓意着诗人渴望像他们一样在学问上有所成就。
颔联“试横牧笛花间饮,胜着朝冠柏下眠”,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悠闲生活。他在花间吹奏牧笛,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这比在朝廷中身着官服,沉睡在柏树下更为惬意。
颈联“天上锦袍曾夺得,山中石砚又磨穿”,通过天上的锦袍和山中磨穿的石砚,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学问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尾联“生来羞舐淮南鼎,且戏尘寰作地仙”,则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追逐权贵和名利,而更愿意在尘世中过着仙人般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潇洒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于学问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于权贵和名利的淡泊之情。
|
创作背景
《示强甫》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1. 个人背景:刘克庄本人的仕途充满了坎坷。他曾在政治上攀附奸臣,受到了人们的非议,然而他也有过仗义执言的经历,却因此屡次遭受贬谪。他的这种人生经历充满了两面性和复杂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南宋末年腐朽朝政的真实写照。《示强甫》这首诗正是在他被贬出京城,前往广东担任一个小官时所写,表达了他的苦闷和愤慨。
2. 社会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靖康之变以后。当时,汴京失守,中原沦陷,诗人寄居客地,与其好友郑公实屡有唱和。《示强甫》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诗人由雷雨触发,从个人的处境联想到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感慨万分。
以上就是《示强甫》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既有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有国家社会的动荡,这些都为诗人创作提供了源泉。
相关诗词
-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
枝上流莺和泪闻。
新啼痕间旧啼痕。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
安排肠断到黄昏。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