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音上人》
脱白披缁迹涉奇,傍人能说举幡时。 禅家合掌来参请,乌寺摇头不住持。 喜舍未逢大檀越,实封输与小沙弥。 是凡是圣都休问,且为渠看一袖诗。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脱离世俗,披上僧袍的人的奇特经历。他身边的人都能讲述他举幡出家时的情景。他参禅打坐,对人合掌行礼,却不肯住持寺庙。他虽然喜欢施舍,但却没有遇到真正的大施主,反而把一些实物送给了小沙弥。
诗的最后两句“是凡是圣都休问,且为渠看一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不再过问凡尘世事,只是专注于自己的诗歌创作。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思,通过描绘一个出家人的生活和思想,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和宁静的美感。
|
创作背景
《赠音上人》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经历以及对音上人的友情有关。刘克庄在宋朝诗坛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其中包括不少与僧侣交往的诗作。音上人可能是刘克庄的一位僧侣朋友。
通过这首诗,刘克庄表达了与音上人的深厚友情,以及对音上人修行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诗人可能通过描绘音上人的修行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清静、高远境界的向往。
以上仅是根据诗歌内容和刘克庄的生平经历推测的创作背景,如果需要更具体、更准确的背景信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