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刘蕡》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揭露科举腐败、讽刺权奸当道的诗。
首句“貂珰窃大柄”,直接点出了当时朝廷的腐败,权臣宦官把持政权。“貂珰”指的是古代宦官,“窃大柄”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些权臣宦官窃取国家权力的行为。
次句“韦布献孤忠”,则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之士的赞美。“韦布”指的是布衣,即普通百姓,“献孤忠”则展现了这些普通人对国家、对朝廷的忠诚。
第三句“榜出惟风汉”,用“风汉”这个词,形象地描绘出榜单上的名字都是随风而动的,没有什么真实价值,暗指科举的名单是被操纵的,没有公正性。
最后一句“无名在选中”,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哀叹,表达了诗人虽然有才,但却因为无权无势,而在科举中落选,揭示了科举制度的不公。
整体上看,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形象的语言,揭示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和朝廷的不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之士的赞美和对自己遭遇的哀叹。
|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刘蕡》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一次科举考试有关。唐文宗时期,举行了一次科举考试,刘蕡在策论中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当时的政治弊端,提出了改革的主张。然而,虽然他的策论深得人心,却因为触犯了权贵利益,最终未被录取。
刘克庄在创作这首诗时,对刘蕡的遭遇感到愤慨,对权贵的腐败和压制感到不满。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刘蕡的敬佩和同情,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