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陵地》
国家诸陵陷河北,盗发宝衣斧陵木。 或言陵下往来人,夜闻翁仲草间哭。 何年却遣朝陵官,含桃璀粲登金槃。 悲哉,人家坟墓各有主,谁修永昌一抔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国家陵墓被侵占,陵墓内的宝物被盗窃,陵墓周围的树木被砍伐的悲惨景象。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陵墓中的翁仲在草间哭泣,表达了对陵墓被破坏的悲痛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朝廷派遣官员前来朝拜陵墓,但却没有修缮被破坏的陵墓,诗人对此感到十分悲愤。最后,诗人发出了“谁修永昌一抔土”的感慨,表达了对陵墓保护不力的遗憾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感人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国家陵墓被破坏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朝廷不重视陵墓保护的愤慨之情。
|
创作背景
《朝陵地》是宋代的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它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理宗宝元年间(1225-1227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外有金朝的威胁,内部则权臣当道,社会动荡不安。
2. 个人背景:刘克庄本人是一位具有深厚学问和正义感的士人,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对权臣当道、忠良被贬的现象十分愤慨。因此,他通过创作《朝陵地》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立场。
综上所述,《朝陵地》的创作背景是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相结合的产物,它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又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立场。
相关诗词
-
同姓编氓异姓侯,上公出不辟行驺。
诸曹未识勋臣贵,每到朝陵压上头。
-
当年闻奏雍门琴,话著池台泪满襟。
何况今朝陵谷畔,池台无迹可追寻。
-
金城西北万山头,翠积云蒸碧水流。
千古幽燕开白日,九朝陵寝甗清秋。
星辰影动祠官入,霜露寒生帝子愁。
广乐无声班欲定,似闻仙跸出松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