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
一峰叠三洞,乃似弘景楼。 下洞初俯入,藓室寒飕飕。 中洞忽跃出,有迳通玄幽。 豁然崖谷判,万态谁镌锼。 或如植宝幢,或如缀珠旒。 或如鲲鲸飞,或如龙麟游。 石桥状天台,木栈疑蜀州。 稍憩大士岩,遂经羽人丘。 力穷至上洞,身载云气浮。 未毕山水缘,勉为尘世留。 平生避地心,兹焉宜菟裘。 长斧樵青壁,短簑耘绿畴。 独恨汲路远,溪涧皆背流。 会当逢异人,卓锡成灵湫。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峰峦叠嶂、洞穴深邃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洞中各种奇特的石笋、石幔、石桥等景观,令人惊叹。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自然诗,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
创作背景
《辰山》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刘克庄的生活时代来推断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外敌环伺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中可能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其次,辰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可能这首诗是刘克庄在游览辰山时,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或者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
再次,刘克庄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为主,因此《辰山》也可能是他对自然、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总之,关于《辰山》的创作背景,我们需要结合刘克庄的生活时代、诗歌风格和具体内容来进行分析和推断。
相关诗词
-
五月沧浪濯足归,正堪荷叶制初衣。
甲非乙是君休问,酉水辰山志未违。
沙鸟不须疑雀舫,江云先为扫鱼矶。
武陵溪壑犹深僻,莫更移家入翠微。
-
道人何为者,寒暑一破衫。
发白具老态,口讷稀冗谈。
我陪小队来,猿鸟窥层岚。
道人方掩户,燕坐弥陁龛。
迎客不下山,送客不出庵。
即之疑槁木,面目寒巉岩。
赠钱漠然谢,有若投诸潭。
微言岁计熟,收芋已满篮。
斯人未识字,岂必曾遍参。
所立偶自高,可儆佞与贪。
-
豺狼已烟销,言归省先茔。
岂无消息至,怵惕意自惊。
兵戈道孔由,不折寸草径。
神物阴有护,凶威肃其狞。
敬瞻垅阙云,堕泪眶睫盈。
如承慈穆颜,如闻謦咳声。
道余孤风存,泽本遗爱成。
昔我罹祸苦,结庐傍佳城。
哀慕宁有极,忽忽时序更。
惭愧旧巢鸟,常绕松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