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新春对客作》
泻尽流澌春气温,一溪新涨旧柴门。 野僧同住权为寺,水鸟孤飞不出村。 瓦鼎只应烹腊雪,藜床最好傍朝暾。 过从总在沧江上,安有平生未吐言。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溪水涨满,柴门紧闭的乡村景象。诗人与野僧同住,权当寺庙,水鸟孤独地飞翔,不飞出村庄。生活简朴,只用瓦鼎烹煮冬雪,藜床最好靠着朝阳。诗人与朋友在沧江上交往,但平生未曾倾诉心事。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宁静、孤寂、内敛的氛围。
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泻尽流澌春气温”表现了春天的气息,“水鸟孤飞不出村”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诗人也借助“瓦鼎”和“藜床”等生活用具,展现了简朴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琐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人也借助诗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和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
|
创作背景
《甲寅新春对客作》是明代文人吴梦旸所作的一首诗。甲寅年是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对应的公历年份不尽相同。因此,要确定《甲寅新春对客作》的具体创作背景,需要进一步了解该诗的产生年代和相关历史背景。
一般来说,诗歌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事件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吴梦旸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的了解,可以进一步推测《甲寅新春对客作》的创作背景。
然而,目前缺乏关于《甲寅新春对客作》创作背景的具体资料,无法确定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
相关诗词
-
纸上昙花偶自拈,烟青石叶夜炉添。
谷神语合犹成绮,谿到名留未是廉。
好客从来龙作画,献公何意虎为盐。
可怜眉目皆齐楚,徙倚风前想蜀严。
-
寒风觱栗怒天吴,侠客精魂未便枯。
旱母也知东海孝,巨灵翻惜北山愚。
钱塘石上三生句,仙掌台中六甲符。
前度刘郎贫似我,无劳野鬼共椰揄。
¤
-
风雨龙门一敝庐,山心寂寂草《玄》余。
谁人狐假《连山易》,有客萤争《汲冢书》。
结夏僧招俱惠远,悲秋赋早似相如。
鸳鸯瓦上霜侵骨,独夜空楼气不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