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田光》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从内容上来看,应该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某位“北面老先生”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北面老先生”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人公,即作者所敬仰的那位先生。“北面”在古代是一种尊敬的礼仪,表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对这位先生的尊敬之情。
第二句“人间事饱更”则表达了这位先生对人间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广泛经历。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他,对人间万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第三句“不闻求乐氏”中的“求乐氏”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者人名,这里用来对比衬托北面老先生的高尚品质。这句话表达了这位先生不追求享乐,不为世俗所动,一心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品质。
最后一句“但见荐荆卿”则进一步表现了这位先生的侠义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荆卿”是古代著名的刺客,这里用来比喻这位先生具有英勇果敢、不畏强暴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北面老先生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诗歌也透露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以及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田光》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诗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以历史上的人物田光为题材创作的。田光是战国时期著名的侠士,曾帮助燕太子丹策划刺杀秦王嬴政。刘克庄在诗中表达了对田光英勇事迹的敬仰和赞美。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背景:田光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诸侯纷争、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克庄可能通过对田光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个时代的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
2. 社会背景:刘克庄生活的宋代,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些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通过描写田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刘克庄可能希望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勇气,以应对当时的社会问题。
3. 个人背景:刘克庄本人是一位文学家和官员,他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他可能也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杂咏一百首·田光》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历史、社会和个人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