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
兴亡天数亦人谋,战艦蒙冲一炬休。 雪浪如山限南北,不湔江令沈侯羞。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感和文化感慨的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的兴衰,国家的命运以及人类的决策有着深刻的思考。
首句“兴亡天数亦人谋”提出了一个历史观,即国家的兴亡既受到天数(命运)的影响,也与人类的决策和谋略有关。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类责任的深刻理解。
次句“战艦蒙冲一炬休”描绘了一幅战争场景,战舰被烈火焚烧,象征着战争的惨烈和破坏。这里的“一炬休”传达出一种无奈和悲壮的情绪。
接着,“雪浪如山限南北”描绘了自然景象,雪浪像山一样高耸,阻隔了南北。这里的景象也隐喻着历史的波涛和国家间的隔阂。
最后一句“不湔江令沈侯羞”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和态度。“不湔江”意指不洗去江上的污秽,“沈侯羞”则是指沈约的羞耻。这里作者通过对沈约的批评,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中一些人物的责备和不满。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类责任的思考,以及对和平、国家繁荣的向往。
|
创作背景
《天堑》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嘉定十七年(1224年),刘克庄担任建阳令,建阳位于福建北部,当时属于荒僻之地。在这个时期,权相史弥远专擅朝政,废立皇太子,逼济王自杀,这些行径引起了朝中正义之士的强烈反对。刘克庄也深感不满,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牢骚,并对当政者进行隐晦的讥刺,他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
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
鏖战血犹殷。
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
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
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
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
吹笛虎牙间。
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
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