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
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
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
断桥春已暮,无赖柳花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哀伤情绪的诗歌。首联“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描述了随着时间的变迁,世俗的习惯和服饰也发生了变化。这里可能寓含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颔联“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更迭、朝代兴衰的感慨。“翁仲泣”形象地描绘了历史遗迹的哀伤感,而“子孙非”则进一步强调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颈联“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歌的悲凉气氛。树秃鸦集,梁空燕归,这些景象都传达出一种荒废、落寞的感觉。 尾联“断桥春已暮,无赖柳花飞”则以春天将尽,柳花飘飞的景象,寓含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人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诗歌的意境深远,语言凝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写作背景与南宋朝廷的覆灭和作者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元兵攻占了临安,俘虏了宋恭帝和全太后等,汪元量作为宫廷琴师也一同被俘北上。在途中,他写下了许多诗来纪念故国和表达悲痛之情,其中就包括《杭州杂诗和林石田》。这些诗描写了杭州的自然景色、历史遗迹以及人民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沦亡的哀痛之情,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诗词关键字: 翁仲 柳花 断桥
相关诗词
  • 1
    [唐]
    草堂无物伴身闲,惟有屏风枕簟间。
    本向他山求得石,却于石上看他山。
  • 2
    [元]
    茂林石磴小亭边,遥望云山隔淡烟。
    却忆旧游何处是?
    翠蛟亭下看流泉。
  • 3
    [宋]
    醉倒尚夸云液美,吟看尤觉羽毛轻。
    松轩怅望情何限,竹槛留连兴愈清。
    水草远含青翠色,野花仍吐细微英。
    风来昼榻消残暑,雨过秋蝉送晚声。
    仙境每看天路近,风骚不许世纷萦。
    饶君先驾云间鹤,雇我还骑海上鲸。
    白帝气刚群动肃,道人心正百魔惊。
    共欣淡泊居林石,翻笑驱驰到市城。
    溪上且同三笑乐,饮中要与八仙争。
    莫言酒量全输我,会是诗名数石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