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洛中十首》
修竹萧萧曲槛前,清泉虢虢小池边。 琴中一弄履霜操,人静当庭月正圆。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庭中竹、泉、月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首句“修竹萧萧曲槛前”,竹子修长挺拔,青翠欲滴,在栏杆前形成一片清凉的景色,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萧萧”二字点出竹子摇曳生姿、风声疏落的声响,暗示出环境的寂静。
次句“清泉虢虢小池边”,泉水清澈见底,流动的声音清脆悦耳,小池边宁静又幽美。这句诗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寂静。
三句“琴中一弄履霜操”,诗人提到琴中弹奏《履霜操》,这是一个典故,源自于古琴曲《文王操》,相传周文王被拘禁时,创作此曲,表达思国情操。这里诗人以琴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
末句“人静当庭月正圆”,诗人描绘了庭中当庭的月亮正圆,周围一片寂静。这句诗以月亮的圆满与前文的缺字形成对照,更显出环境的寂静。同时,“人静”二字再次强调了环境的安静,而“当庭”则点出了庭院的布局。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
创作背景
蔡襄的《梦游洛中十首》的创作背景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有关。这些诗表达了他对洛阳的思念之情,洛阳是他曾经生活过并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他通过梦游的形式,在诗中展现了对洛阳旧景、旧人和旧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这些诗也反映了蔡襄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梦幻与现实的交织,传达出一种人生易逝、世事无常的悲凉感慨。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