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宫中行乐词四首》
            
            
            
琉璃砚水黄金瓶,十样鸾笺写道经。 太乙紫坛朝帝罢,蕊珠深殿彩花馨。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琉璃砚水黄金瓶,十样鸾笺写道经。太乙紫坛朝帝罢,蕊珠深殿彩花馨》以砚水、黄金瓶、鸾笺、道经、紫坛、蕊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雅的氛围。下面我将从意象、语言、情感三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意象赏析
1. 琉璃砚水:琉璃是一种晶莹剔透的宝石,用于砚台,既突出了砚台的高贵,又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
2. 黄金瓶:黄金瓶与琉璃砚台相配,更显奢华。
3. 十样鸾笺:鸾笺是一种精美的纸张,这里形容诗人使用的纸张数量之多。
4. 道经:道经是道教经典,与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环境相符。
5. 太乙紫坛:太乙为道教祖师,紫坛暗示了道教的祭坛或宫殿。
6. 蕊珠:神话传说中的仙宫,这里代指道教圣地。
二、语言赏析
1. 色彩运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如琉璃、黄金、紫、蕊珠等,使得诗歌充满神秘和高贵的气息。
2. 对仗工整:诗中的对仗十分工整,如“砚水黄金瓶”与“蕊珠深殿”相对,“太乙紫坛”与“蕊珠”相对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三、情感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神秘环境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琉璃砚水、黄金瓶等奢华物品,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表现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而“写经”、“朝帝罢”等词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神秘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工整的对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神秘环境的向往。
 | 
             
创作背景
  
 《拟宫中行乐词四首》的创作背景与明代宫廷的生活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宫廷生活奢华,乐府诗歌盛行。宋登春作为明代的文人,通过模拟宫中行乐词的写作,旨在描绘宫廷的奢华生活和宫廷女子的美貌风情。这些诗歌可能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想象。同时,通过对宫中行乐词的模拟,宋登春也可能表达了对传统乐府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拟宫中行乐词四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代宫廷文化、文人心态和乐府诗歌传统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