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木栏堂四首》
绝知丰凶有数,岂必天地不仁。 鹁鸠底用缄口,晨霞徒解欺人。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命运和天地不公的质疑,同时又揭示了生活中的假象和欺骗。让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首句“绝知丰凶有数”,这里的“丰凶”是指命运的好坏,而“有数”则表示命运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接受。
次句“岂必天地不仁”,意指难道天地就没有仁爱之心吗?这是对天地不公的质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平等、公正的期许。
第三句“鹁鸠底用缄口”,“鹁鸠”是一种鸟,“缄口”则表示闭嘴、沉默。诗人在这里以鹁鸠为喻,表达了对于面对不公和困境时,应选择勇敢发声,而不是保持沉默。
最后一句“晨霞徒解欺人”,这里的“晨霞”是指美丽的朝霞,“徒解欺人”则表示它只是表面上美丽,实际上在欺骗人。诗人用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的假象和欺骗,提醒人们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诗人通过对命运、天地、鹁鸠和晨霞的描述,展现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面对不公和困境时应有的态度和警觉。
|
创作背景
陈造的《祷雨木栏堂四首》是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创作的。当时,他的家乡遇到了严重的旱灾,田地干裂,农作物枯萎,百姓生活困苦。为了祈求雨水,缓解旱情,陈造在木栏堂进行了祈雨仪式,并创作了这组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生命和民生的关切之情。这些诗歌描写了旱灾带来的苦难、祈雨的急切心情以及对神灵的虔诚祈求。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