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宗诚还金陵》
相逢俱在客,相送各还家。 聚散犹萍水,登临总物华。 鸟啼新霁晓,风折未开花。 明日丹阳道,轻雷殷去车。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韵味的诗,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如风中之萍,水中的波,相逢又相送的感慨。诗中以景物描绘情感,借物言志,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首联“相逢俱在客,相送各还家。”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却又匆匆别离。诗人与友人相遇时,两人都是在客途之中,而相送时,却又各自回家了。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聚散的无奈。
颔联“聚散犹萍水,登临总物华。”诗人用“萍水”比喻人生的聚散无常,用“物华”形容登临高处所看到的美景。这句诗表达了人生聚散如浮萍流水般无定,而登临高处总能欣赏到美好的景色。
颈联“鸟啼新霁晓,风折未开花。”诗人以鸟啼和风折花来描绘自然的景色,同时也借此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挫折。
尾联“明日丹阳道,轻雷殷去车。”明日又要踏上新的旅程,轻雷伴随着车轮的滚动。这句诗表达了人生的路途漫长,充满了不确定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的聚散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人借助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诗语,将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使诗意深沉而感人。
|
创作背景
**《送严宗诚还金陵》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明代的社会环境以及作者史鉴与友人严宗诚的交往经历**。具体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明代社会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史鉴生活在明代,他的创作必然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
2. 作者与友人的交往:史鉴与严宗诚可能是友人或同事关系,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交往和感情基础。这首诗可能是史鉴为送别严宗诚回金陵而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祝愿。
3. 金陵的地理与文化意义:金陵(今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具有丰富的地理和文化意义。这首诗可能也涉及到金陵的历史、文化或地理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金陵的特殊情感。
综上所述,《送严宗诚还金陵》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明代社会背景、作者与友人的交往以及金陵的地理与文化意义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
-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落冷,胭脂井坏寒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