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黄罴岭》

黄茅迷远近,不见一人行。
信步未知险,回头方可惊。
路由高顶过,云在半腰生。
落日无栖止,飘飘自问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山间景象,通过细腻的景色描写和诗人独自在其中的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联“黄茅迷远近,不见一人行。”描绘了黄茅蔓延,遮蔽了远近的景象,呈现出一种荒野的寂寥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此时的孤独。 颔联“信步未知险,回头方可惊。”描述了诗人信步前行,不知不觉走入了险地,等到回头一看,才感到惊慌。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与随意,同时也突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 颈联“路由高顶过,云在半腰生。”描绘了山路穿行在高顶之上,云雾在半山腰升腾的景象,这两句诗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间的奇丽景色。 尾联“落日无栖止,飘飘自问程。”描述了落日西下,诗人独自行走,无处栖止,只能飘飘然自问前程。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迷茫,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探索。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诗人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黄罴岭》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感情有关。刘克庄是一位具有深厚学问和情感丰富的诗人,他在游览黄罴岭时,被这里的自然景色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黄罴岭的险峻、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艰辛的感叹。诗歌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景物与情感相互交融,展现出一种高远、豪迈的意境。 总之,《黄罴岭》的创作背景与刘克庄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是他在自然景色中寻找灵感,抒发内心感受的产物。
诗词关键字: 自问 远近 路由
相关诗词
  • 1
    [宋]
    山西健儿好身手,气如车轮胆如斗。
    十五射猎少年场,戏格黄罴同拉朽。
    二十竄名尺籍中,铁马追风快驰走。
    臂弓腰箭了一生,只喜论攻不论守。
    兵符夜半出辕门,将军令肃谁敢后。
    自夸豪健天下无,誓为官家扫群丑。
    蛮夷共事古来危,监军巧落胡人机。
    黑山未靖黄河沸,胡尘倏忽连紫微。
    长驱中州斥候绝,已闻饮马金明池。
    种家猛将忠贯日,发上冲冠颐指挥。
    主辱偷生事不武,壮士裂眦争相随。
    东跨潼关达上国,城头夜插将军旗。
    诸胡下马拜吾父,请成退舍才有期
  • 2
    [宋]
    迅双桨兮刊中流,风风与力兮帆无留。
    瞥逝鸿兮呵慵虯,芷泣香兮木鸣樛。
    宛有人兮山之幽,翠翦字兮旌柔柔。
    朝阳澨兮夕阴洲,月不动兮雪霜浮。
    期灵君兮一徕游,虚谷应兮寒飕飕。
    酒可醺兮苹可羞,灵不鄙兮摅吾愁。
    水清清兮石鉴鉴,浪攻崖兮风洗壑。
    天飞凉兮众木作,元气涌兮鱼龙恶。
    若有人兮老丛崿,跨黄罴兮度蘅幄。
    夕鸿溟兮晓名岳,怀霖雨兮时电雹。
    灵来娭兮瑟兰勺,水光开兮烟罢漠。
    律予辞兮徵眇邈,林划啸兮灵欤乐。
  • 3
    [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