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少日时时负百忧,从人络马与牵牛。 中年置此身如竹,荏苒风前得自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少日”与“中年”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句“少日时时负百忧”,作者在少年时期总是忧心忡忡,似乎总有忧虑的事情。这里的“百忧”并非实指,而是形容忧虑之多,带有夸张的意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回忆,那时他可能生活得并不轻松。
“从人络马与牵牛”,描述了作者在年少时可能是一个被家人或他人牵着鼻子走的人,就像牵牛一样被牵着走。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少年时期生活的被动和束缚。
“中年置此身如竹”,到了中年时期,作者可能已经经历了许多事情,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将自己的人生比作竹子,虽然竹子在风中摇曳不定,但最终会自由地生长,不受任何束缚。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新理解,他已经学会了自主选择,不被外界因素所牵制。
“荏苒风前得自由”,在岁月的流逝中,作者终于获得了他想要的自由,像风中的竹子一样自在。这句诗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展示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成长的历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通过对比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的经历,作者强调了自主选择和自由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
创作背景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歌,与宋代没有关联。杜甫的《绝句》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后期,杜甫当时居住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草堂。在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后,他暂时安顿下来,生活相对安定。然而,他仍然心系国家社稷,对国事的忧虑和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仍时常涌上心头。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一组《绝句》,共四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相关诗词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