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李醯》
作品赏析
|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才华与技艺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世人才华与技艺的期待。首句“自昔名高世,皆由艺入神”提出了一个观点,即自古以来,那些名扬四海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的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这里,诗人强调了技艺精湛对于成就伟业的重要性。
后两句“未应除扁鹊,世上便无人”则用具体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扁鹊是古代中国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术被传为神技。诗人在此比喻,如果没有像扁鹊这样的技艺高超的人,那么世界上就好像没有了人才。这既是对扁鹊才华的赞美,也是对世界人才的期待。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技艺和人才的赞美与期待,同时也激励人们追求精湛技艺,以达到人生的卓越。
|
创作背景
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李醯》是一首咏史题材的五言绝句诗,创作背景基于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事件。这首诗的主人公是李醯,他是秦武王的太医,因其医术高超而备受尊崇。然而,李醯却因其嫉恨心强,对同样医术高明的扁鹊心生妒忌,最终派人杀死了扁鹊。
刘克庄在创作这首诗时,通过简练通俗的语言,叙述了李醯的故事。他在诗中首、颔联赞扬了李醯的医术,而在颈、尾联则揭示了李醯因嫉妒而杀害扁鹊的行径。诗人运用虚拟假设的手法,指出如果李醯不除去扁鹊,那么世间将无人能在医术上与他相媲美。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刘克庄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李醯故事的讲述,以反讽的手法揭露了小人善妒的丑恶心态,表达了对李醯残害才能之士的行为的不齿和愤怒。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对才能被埋没、善良被欺压的社会的深深忧虑。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