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苏秦邻妾》
作品赏析
|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危机四伏、命运多舛的场景,通过描绘主人公与妻妾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生活的曲折和命运的无常。
其次,从诗句来看,语言生动有力,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愤怒和无奈。比如,“主命亦危矣”一句,简洁明了地表现了主人公面临的生死危机,让人感受到他的无奈和悲凉。而“媪谋真拙哉”则表达了对妻妾的不满和愤怒,凸显了矛盾冲突的激烈。
再次,从表现手法来看,诗人运用了对比、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赐妾杖”与“覆君杯”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主人公与妻妾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最后,从主题上来看,这首诗表现了生活的曲折和命运的无常,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和纷扰。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生活的曲折和人性的纷扰,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才华和思想的深度。
|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苏秦邻妾》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以苏秦为题材,描述了苏秦落魄时,他的邻家妾对其冷漠无情,而后苏秦得志归来,邻妾又故意恭迎的情景。
创作背景方面,这首诗很可能是刘克庄借古讽今,通过苏秦的故事来揭示和讽刺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和势力。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末期,社会动荡,人心浮躁,人际关系复杂,可能他对这种现象有所感触,便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批评。
以上只是对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具体的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刘克庄的生活时代和社会环境才能更准确地确定。
相关诗词
-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
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
负郭吾庐二顷田,面山临水跨通川。
苏秦妾妇无高识,盛诧腰间六印悬。
-
薄命苏秦频去国,多情潘岳旋兴悲。
今夜若栖芳草径,为传幽意达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