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史苏》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命运、预言和占卜的看法。首句“繇语几于谶”,意思是预言的话语几乎变成了谶言,即预言未来的言辞。次句“流传信有诸”,表明这些预言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相信它们的存在。第三句“王何谩辛苦”,可以理解为王者为了追求权力和统治而辛苦努力,但这一切似乎是徒劳的。最后一句“易自是占书”,意味着易经中的占卜和预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预测未来的书籍。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观点,认为命运和未来已经被预言和预定,人们的努力和挣扎都是徒劳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易经等占卜书籍的信仰和依赖,认为这些书籍可以揭示未来的命运和走向。
从诗歌风格来看,这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几个典故和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命运和未来的看法和态度。
|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史苏》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杂咏一百首》系列中的一首,整个系列主要是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和咏叹。
具体到《杂咏一百首·史苏》这首诗,其创作背景与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史苏有关。史苏是晋国的一名智者,他曾对晋文公重耳的一系列决策提出过忠告。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史苏的忠告并未被采纳,这也导致了晋国后来的一些困境。
刘克庄在创作这首诗时,通过对史苏的历史事件进行提炼和咏叹,表达了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感慨,以及对智者和先贤的敬仰。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刘克庄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国家兴衰和民生福祉的关切。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