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十首》
弄玉吹箫过洞庭,烟波渺渺接巴陵。 朗吟仙子来何处,飞上君山玩月明。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而富有仙气的画面,通过弄玉吹箫、烟波渺渺、君山玩月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悠扬、雅致、脱俗的意境。诗中的弄玉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她的箫声飘过洞庭湖,烟波浩渺,连接到了巴陵。这个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同时也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神秘。
第三、四句中,诗人通过“朗吟仙子来何处,飞上君山玩月明”的描述,进一步增强了这种仙气飘飘的感觉。朗吟仙子的出现,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而仙子飞上君山玩月,则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美景和神秘色彩的场景,给读者带来了一种优美、雅致、超凡脱俗的艺术享受。
|
创作背景
《竹枝歌十首》是宋末元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这十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历史背景相关。汪元量作为南宋遗民,在宋元交替之际,亲身经历了许多战乱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故国乡土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思考。
在具体创作中,汪元量运用了竹枝词的民歌体裁,语言质朴自然,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同时,诗歌中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使其不仅具有艺术审美价值,更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