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京口甘露寺登眺》

吹帽海风鸦背起,冯夷知我酒微醺。
楼台气压金焦浪,钟鼓声飞淮浙云。
戈甲虎争余块石,榛芜鼪啸几斜曛。
山僧不管兴亡摔,清坐闲披贝叶文。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慷慨悲壮,又带有一些超然物外的感觉。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同时又表达了对于时代兴亡的深沉感慨。 首联“吹帽海风鸦背起,冯夷知我酒微醺。”描绘了海风猛烈,鸦雀飞起的景象,同时诗人自己也微醺酒意。这里既有生活的实景,又有诗人的内心感受,营造出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 颔联“楼台气压金焦浪,钟鼓声飞淮浙云。”进一步描绘了楼台高耸,气压浪涛的景象,以及钟鼓声音飞扬穿越云层的壮丽。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激昂情感。 颈联“戈甲虎争余块石,榛芜鼪啸几斜曛。”则以战争和荒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兴亡的感慨。戈甲虎争,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榛芜鼪啸,则表现了荒野的荒凉。 尾联“山僧不管兴亡摔,清坐闲披贝叶文。”在这里,诗人以山僧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关心世俗纷争的态度。这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时代变迁时,寻求内心宁静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兴亡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寻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创作背景
陈鉴之的《京口甘露寺登眺》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政治、历史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京口甘露寺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向往。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可能受到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诗歌的影响,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关键字: 块石 楼台 微醺
相关诗词
  • 1
    [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2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3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