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嵩山》

客行天地中,嵩峰何突兀。
鸟道阻且修,马烦行复歇。
一入玉女窗,便觉幽兴发。
好鸟鸣嘤嘤,细草乱如发。
石城荫青松,琼壁白喷雪。
中有神圣居,飞甍半摧折。
宝绘翳苔莓,古碑字亦灭。
莫辩千载事,焉能踏仙辙。
徒有感慨怀,脉脉泪不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天地之间,面对着高耸的嵩峰,感受到了自然的壮美和自身的渺小。诗人通过描写道路艰难、马匹疲惫,衬托出自己跋山涉水的艰辛,进一步凸显了嵩峰的高耸入云。 进入玉女窗后,诗人感受到了清幽的意境,好鸟嘤嘤鸣叫,细草如发丝般纷乱。石城旁荫蔽着青松,琼壁洁白如雪。这些景象描绘出了一幅优美、静谧的自然画卷,让诗人的心境得到了宁静和舒缓。 然而,当诗人看到神圣居所的飞檐半摧,宝绘被苔莓遮蔽,古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时,他不禁感慨千载历史的沧桑,无法追寻仙人的踪迹。这些景象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沉淀,让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和怀念。 最后,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感慨和泪水,展现了他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嵩山》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攀登嵩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从创作背景来看,汪元量生活在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历史变迁的思考。同时,诗中的“客行天地中”也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缅怀。
上一首
《官务》
下一首
《桂台》
诗词关键字: 摧折 鸟鸣 青松
相关诗词
  • 1
    [唐]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 2
    [唐]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 3
    [唐]
    萧乎萧乎,忆萧者嵩山之卢。
    卢扬州,萧歙州。
    相思过春花,鬓毛生麦秋。
    千灾万怪天南道,猩猩鹦鹉皆人言。
    山魈吹火虫入碗,鸩鸟咒诅鲛吐涎。
    就中南瘴欺北客,凭君数磨犀角吃,我忆君心千百间。
    千百间君何时还,使我夜夜劳魂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