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十绝》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紧张而危急的场景,荆州和益州都面临着危险,作者和同伴们共同在一艘舟上,面对着汹涌的风涛。然而,应对策略却尚不明确,而敌军已经兵临城下,到达了何州。整首诗歌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战乱时期的困境和人们的无奈,同时也凸显了局势的紧急性和严重性。
首句“荆益俱危急”直接点明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荆州和益州都面临着危险,形势十分紧急。次句“风涛共一舟”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和同伴们所处的环境,他们在同一艘舟上,面对着汹涌的风浪,形象地表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的困境和无奈。
诗的后两句“未知策应使,兵已至何州”则更加强调了局势的紧急性。作者不知道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来应对来敌,而此时敌军已经到达了何州,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困境的严重性。这也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所面临的普遍处境,无奈而又不知所措。
整首诗歌以简练的形式表达了紧急局势下的无奈和困境,同时也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所面临的普遍处境。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对战乱和困境的思考。
|
创作背景
刘克庄的《即事十绝》是在宋理宗嘉熙三年创作的,当时他被贬出京城,前往广东担任一个小官。这首诗是他在送别好友王迈时所作,表达了他的悲愤和不满之情。其中,《即事十绝》的“绝”是绝句的意思,表示这首诗是由十首绝句组成的一组诗。这组诗涉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政治腐败、人民疾苦等方面,反映了刘克庄对时代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这组诗也展现了刘克庄的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