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蒯通》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咏史诗,以历史上两位著名人物郦食其和蒯彻的命运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句“郦生方横死”指的是汉代初年著名说客郦食其因劝降齐国而被韩信所杀的事迹。郦食其原为刘邦的谋士,因劝降齐国成功,但韩信却攻打了齐国,导致郦食其被齐王所杀。“方横死”三字,表达了郦食其突然而悲惨的死亡方式,也暗示了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不确定性。
次句“蒯彻亦阳狂”则是指汉代初年著名谋士蒯彻装疯卖傻以避祸的事迹。蒯彻曾为韩信出谋划策,使其攻占齐国,后来因韩信谋反事件受到牵连,为避祸而装疯卖傻。“阳狂”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蒯彻的机智和英勇气概,也反映了历史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奈。
末两句“设不逢刘季,同趋一鼎汤”,则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刘季即刘邦,是汉代初年的开国皇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没有遇到刘邦这样的明君,郦食其和蒯彻也许会同样走向死亡的道路。这里作者通过设想,表现了历史的偶然性和人性的脆弱,也表达了对于明君和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叹惋。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通过对于郦食其和蒯彻命运的描述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蒯通》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蒯通这个人物有关。蒯通是秦汉之际的谋士,他曾建议韩信背叛刘邦,自立为王。然而韩信没有听从,最终被杀。蒯通因此逃过一劫,并被刘邦赦免。刘克庄在诗中表达了对蒯通机智和幸运的赞赏。
对于该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这首诗取材于秦汉之际的历史事件。当时,韩信在刘邦麾下担任大将,拥有重兵,而蒯通则是韩信的谋士。蒯通曾向韩信建议,利用自己的兵力背叛刘邦,自立为王。然而,韩信并未采纳这个建议,最终遭到刘邦的猜忌并被杀害。蒯通则因为曾经劝说韩信而被逮捕,但他巧妙地为自己辩护,最终被刘邦赦免。
2. 人物背景:蒯通是一个机智过人、能言善辩的谋士。他的建议和辩护都显示出他高超的智慧和口才。刘克庄在诗中对蒯通的智慧和幸运表达了赞赏。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秦汉之际的历史事件和蒯通这个人物有关。刘克庄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蒯通机智和幸运的赞赏。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