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筠溪王奉御寄诗次韵呈崖松卢奉御》

新诗蒙远寄,客路不胜秋。
同谷歌臣甫,新丰醉客周。
君今嫌作史,我已厌封侯。
何日西湖曲,红船上下游。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情感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的主题明确,聚焦在友情、客路、秋思和历史人物的境遇等方面,通过这些元素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联“新诗蒙远寄,客路不胜秋”中,诗人表达了收到远方朋友寄来的新诗后的感激之情,同时流露出客居他乡,不堪忍受秋天寂寥的情绪。这一联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颔联“同谷歌臣甫,新丰醉客周”中,诗人借用了古代文人的命运,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境遇的感慨。这里运用了典故,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历史内涵。 颈联“君今嫌作史,我已厌封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处境的理解。这一联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 尾联“何日西湖曲,红船上下游”则以一种向往自然的情感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与前面几联的呼应,使得整首诗在结构上更加完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友情等方面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对比、呼应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美感。
创作背景
《筠溪王奉御寄诗次韵呈崖松卢奉御》是宋朝诗人汪元量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诗人汪元量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经历了许多战争和动乱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2.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汪元量对王奉御寄来的诗进行次韵作答,同时呈给崖松卢奉御的。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与诗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有关。 3. 此外,诗歌的内容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季节变化等因素。 要准确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生平经历。如果您能提供诗歌的具体内容,我可以为您提供更深入的分析。
诗词关键字: 新诗 不胜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